萌神大白 作品

88. 第 88 章 武器越怪,死得越快……

    太子生來就聰慧過人, 小小年紀,其智慧卻不亞於任何一個成年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正因為他展現出來的智慧, 遠遠不是一個普通小朋友能夠擁有的, 故而廣平侯自始至終就未曾把太子當做是一個小孩子來看待。
 

    不被廣平侯當做是小孩看待, 太子或許會失去一些來自母族的疼愛,但是沒關係, 凡事有弊有利, 被廣平侯當做是普通小孩來看待的好處, 就是他將太子視作為合作伙伴,亦或者說是頂頭上司。
 

    所以當太子想要廣平侯替自己去辦任何事,又或者他想要知道任何事要廣平侯去, 只要是廣平侯能夠辦到的, 並且在不損害他個人利益的前提下,廣平侯都會盡心盡力地做好。
 

    他會將要辦的事情,都按照太子所說的辦,比如太子讓他準備各種各樣的新年禮物。
 

    他將太子想知道的事情某些陳年舊事, 都調查得清清楚楚,然後原原本本地整理好,不經過任何遮掩, 直接給太子看。
 

    廣平侯相信,太子這樣一個生來聰慧的小孩,他會有自己的判斷, 而這個小孩他自己的判斷, 也會是正確的。
 

    在廣平侯看來,太子他無需旁人去幹預。
 

    畢竟這天底下真正的聰明人其實並不多,更多的都是普通人, 以及無孔不入的蠢人。
 

    何苦要讓蠢人去幹擾、篩選這些將要傳遞給太子信息呢一切都由太子自己去看就好了,讓他自己思考,讓他自己定奪。
 

    正因為有著王氏族長廣平侯,這樣一個對太子直接摒棄了任何“年齡分級制度”的大殺器,太子想要知道的故事,髒的臭的亂的瘋的,他都能夠知道得清清楚楚。
 

    而且因為太子是一個過目不忘的人形印機,他所有的信息遊覽,都如同是信息直接輸入到了他的腦子裡,就像是輸入到了一臺計算機裡一樣,將被永久保存。
 

    哪怕有些無關痛癢的小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不被他加強記憶,在他的記憶檔案中落了灰,可是當某天某事與之前被他丟棄在記憶角落的事情有所聯繫的話,他也能瞬間激活自己的記憶。
 

    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一切都串聯起來,並且倒推出事情的前因後果,正如
 

    此時此刻
 

    當初大家在閒聊,二皇子告訴湛兮和太子說,他曾經在一次宮宴上,看見一個嫁了人的婦人,因不滿丈夫的花天酒地而心情不佳,結果就被自己的婆婆教訓了後來二皇子又聽說這婦人懷著孩子投水而死,被世人苛責。
 

    二皇子不解為何被傷害的人不能傷心。
 

    就在當天,他們就遇見了江離,看到了他被烈火焚燬的臉,二皇子驚訝地說那個投水而死的婦人的母親,因不齒女兒的糊塗,在家中了。
 

    太子那時候,就和湛兮一樣,驚覺這事情之間,或許是有所聯繫的。
 

    後來,他們就發現,這世間啊,果真是無巧不成書的這位名叫江離的不良人統領,正是那位一屍三命的婦人的兄長
 

    時間怎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呢太子那時候就知道,想必那身懷六甲的婦人,不是想不開投水自盡了,想必她的母親,也必然不是不齒女兒的糊塗而點火的不過是他殺作自殺罷了。
 

    後來永明帝簡單地給他們幾個小的,大致地說了一下這些恩恩怨怨
 

    江離的妹夫勾搭上了一位高門庶女,為了給這一位高門之女騰位置,妹夫與自己的母親合夥,狠心謀殺了尚在孕中的江離的妹妹,而後又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地殺了江離的母親
 

    不過好在他們聽著這骯髒的“故事”的時候,江離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復仇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而江離本人雖說殺戮甚重,但事出有因,他本人也得了永明帝的恩典,自此斬斷前塵舊事,成為了不良人的統領。
 

    到此為止,這算是一個極為“圓滿”的故事了,會讓聽過的人都說上一句“罪有應得,大快人心,善惡有報”的有始有終的好故事。
 

    不過似乎還少了一點什麼
 

    二皇子那時候就忍不住問永明帝了“那個高門庶女呢”
 

    她如何了她是造成這一切悲劇的始作俑者,江離屠戮了妹夫一家報復,難道獨獨放過了她麼
 

    永明帝當時是這麼說的“她不無辜,殺妻弒岳母一案,有她暗中的推波助瀾,不過她不是死於江離的手的。”
 

    當時太子的猜測是江離已經殺瘋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高門為了維持自己的顏面,就主動將一個不知羞恥的家族女子宣告死亡了。
 

    如此做法,也是一件極為常見的事情,並且太子當時還認為,這個家族想要這個庶女“及時”死亡,並不是因為她的做了那麼多“不道德”的、“沒天理”的事情。
 

    反而更可能是因為她所選擇的對象江離的那個妹夫,對她的門楣來說,還不夠上檔次。
 

    又是沒名沒分地搞這一出,對方的身價又不夠,這種舉動就會拉低了家族其他姐妹們的擇偶水準
 

    身為世家大族的家主覺得這個姑娘的所作所為,太過折損他和家族的顏面,又太過損害其他族中未嫁人的姑娘的身價了,不如就讓她以死謝罪算了。
 

    至於道德不道德,死不死人的,那根本不重要是的,對於世家大族而言,這些根本就不重要
 

    其實,無論這個庶女的家族到底是出於什麼方面的考慮,選擇主動弄死她,問題都不大,對於江離而言,只要她死了就行了。
 

    太子當時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儘管他短暫地思考過這個庶女的家族如此行事的真正動機,卻也沒有太過在意。
 

    甚至在當時,他並沒有想過要告訴湛兮和二皇子,也沒想過繼續問一問永明帝,哪怕他隱約覺得,似乎還是缺了點什麼。
 

    太子本以為此事已經徹底過去了,但是後來有一天,他在練字的時候,寫到左傳的“仲為不道,殺適立庶。”,忽然又想起了這件事。
 

    太子隱約還是覺得有些奇怪高門庶女據說已經三嫁了,三嫁還能有手段勾得一位有婦之夫,為她痴,為她狂,為她哐哐撞大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