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盤玖城,二差一犯

李長笑出廟口,又朝上行四百多米,一階一階皆難行,路陡階高,常年失修,兩側雜草叢生,偶有異蛇盤踞前路,讓人生寒。

 本與他同行者還有數人,皆是貧苦之人,想著再上四百米,立有山神食齋堂,歷來神廟規矩,僅三枚銅板,便可飽餐一頓,便想著再上山去。

 那隻那路難行,無奈打起退堂鼓,慢慢只餘李長笑一人,那點危險險阻,對他而言,有卻似無。他腳尖點地,身影飄忽,似驚鴻般躍起。

 終是到那食齋堂,非吃那齋飯不可,值得一提,若過了那食齋堂,還欲繼續向上攀登,那路卻肉眼可見,好走了許多。

 意義何為,自不難猜,只是不知是人為,還是天然如此。

 他用三枚銅板,要一份齋飯,再去後山泉水處,舀一口清泉水暢飲。吃飽喝足,下山了去。

 天劍山山如此其名,行於山道,似劍走偏鋒,兩側怪石嶙峋,遠觀山極美,可若是真上了山道,試圖去登山,那便叫苦不迭了。

 偏偏趕路行人,不敢抱怨,明知上山難卻偏要上那一支香。據說是有意如此,山神老爺在考驗大夥的誠心。

 難難難。

 難此一段路,日後便順了。

 上山下山之百姓,大多這般自語。

 原路返回,回到天劍山山腳,隨後繞著路而行,因為天劍山高萬餘丈,直入雲天,來往行人大多不會耗費力氣,橫渡此山。繞著山腳而行,路雖遠了些許,卻省力得多。

 有山神庇護,四周的匪禍,似真少了許多。沿途行了四五里,也未見路旁哪兒,跳出個剪徑的大王,即是打劫的。

 傳言稱,敢在山神老爺子眼皮子底下打劫,那是自找苦吃,是斷子絕孫的事。

 這一地帶,關於那山神的傳說有許多。多是友好正大的形象,讓李長笑注意的是,這天劍山之山神,似乎偏向“佛”這一屬性。

 那山神身披袈裟,腳踩巨鷹,眼睛一開一合,倒也極有特色。

 離開天劍山區域,接下來的路程,便難走許多了。

 又七日。

 跋涉多日,李長笑站於一山巔,朝遠處眺望,終又見一座大城。他目力非凡,相隔極遠,便遠望到那城門之上的匾額,上面寫著【盤玖城】三字。

 李長笑打開地圖,這沿途中,他向一行腳商買來的。得見盤玖城,便證明他與那大餘城,相隔已是不遠,以凡人腳程,可能還需行三個月餘,但以他的速度,最慢一個半個月可到,最快一天之內也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