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穎怡 作品

第二九七章 拒見

何苒對此沒有意見。

 前世的一位偉人說過,所謂政治,就是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

 現在這個時期,無論是軍事,還是民生和經濟,各方面都很薄弱,正是上下同心、齊心偕力做大做強的時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把各多的人拉到她的隊伍裡,建立包括更多勢力更多人口組成的統一戰線,爭取更大的勝利。

 剛好聶忱從河間回來,何苒便和他商議進京之事,聶忱心情激動,終於要進京了,想當年郭首輔將遣散幕僚,離京之時,大家相對無言,淚沾衣襟。

 如今,包括他,昔年郭府幕僚共有四人在苒軍效力,大家各有各的忙碌,雖然難得見一面,但相互之間偶有書信往來,知道彼此忙碌但快樂。

 那日,何苒留聶忱一起用飯,馮贊用半年時間完成了何苒佈置的任務,河間府順利完成過渡,何苒讓馮贊坐穩了總兵的位子,免了他的代理知府,卻又加封他為驃騎大將軍。

 馮贊本就對處理政務沒有多少興趣,他的文化水平有限,做不來文官的事,就喜歡帶兵打仗。

 何苒就讓他帶兵打仗。

 而這一切,聶忱功不可沒。

 聶忱從行署出來,心情愉悅,他回到住處,給聶蓮寫信,商議接母親去京城的事。

 聶忱之前的大半年都在河間,因此,聶蓮去平定上任時,把聶母也帶到了任上。

 現在何苒要進京了,以後聶忱也會常駐京城,他便想把聶母接過去奉養。

 他剛剛鋪開信紙,小二跑了進來:“先生,何公子求見。”

 小二捧上拜帖。

 何苒在真定三個月,她包下一座客棧,給來往真定的官員暫住。

 聶忱此時就是住在客棧裡,客棧裡裡外外都已換成了驚鴻樓的人。

 聽說來人姓何,聶忱想的是驚鴻樓,驚鴻樓和苒軍一樣,都有很多姓何的,如果是苒軍中人,小二不會叫他何公子,所以很可能是驚鴻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