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穎怡 作品

第三二六章 金陵城裡的風和雨

從花樓出來,何花就蔫了。

 大家和她一樣,都是一頭霧水,兩眼一抹黑。

 只還差最後一條線了,若是那條線也是一無所獲,那她今天就不回去了,她寧可露宿街頭,也不想回去面對秀姑。

 同為何家軍出身,老太太和老太太也是不一樣的。

 這位秀姑,就是其中最不一樣的那位。

 何花八面玲瓏,可現在也是束手無策。

 金陵城有一棵千年古槐,如金陵這樣的古都,名勝古蹟甚多,比這棵槐樹更老的也有,但有靈性的卻只有這一棵。

 據說衝著這棵古槐許願特別靈。

 因此,一年四季,古槐的樹枝上掛滿許願的香囊和布條。

 此時,何花就站在這棵古槐下面,在她旁邊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小姑娘紅著臉兒,把手裡的香囊高高拋起,可是她的力氣太小了,那香囊接連拋了兩次,都沒能掛到樹枝上。

 小姑娘眼圈兒紅了,許願香囊掛不到樹上,不管是不是凶兆,全都是不好的。

 她和鄰家哥哥的緣份,難道就要斷了嗎?

 “小姑娘,我幫你。”

 身後傳來一個悅耳的聲音,小姑娘轉過身來,便看到了何花。

 “嫂子,您能掛上去嗎?”

 這位嫂子身材纖細,力氣應該不會很大吧。

 何花笑:“你信我啊,我真的能。”

 小姑娘把香囊遞給她,滿眼期盼。

 何花圍著古樹轉了一圈兒,指著一條樹枝:“就掛到那裡吧,那是吉位。”

 小姑娘一怔,樹上也有吉位?

 是不是自己沒有找到吉位,所以才掛不上去?

 下一刻,何花已經跳了起來,她的手臂高高揚起,香囊向上拋起。

 小姑娘有些失望,這位嫂子和自己跳得差不多高,想來也是掛不上去的。

 她垂下頭,眼淚奪眶而出。

 “啊,掛上了!”

 歡呼聲就在耳邊,小姑娘下意識抬起頭來,她一眼就認出那隻高高掛在樹枝上的,正是她親手繡的香囊。

 “嫂子,謝謝你!”

 小姑娘抹了把眼淚,向何花道謝,歡天喜地回家去了,她要讓鄰家哥哥去請媒人來家裡提親,她許了願,爹孃一定會答應的。

 何花目送小姑娘離去,她輕按衣袖,那裡也有一隻香囊。

 她不但把小姑娘的香囊掛到枝頭,還順手取下了另一隻香囊。

 小姑娘認識自己親手繡的香囊,何花當然也認識屬於他們的香囊。

 何花心裡沉沉的,有香囊,就證明有情報,從宮裡傳出的情報,會是什麼?

 肯定不會是丟孩子這樣的事。

 何花不敢在外面打開香囊,所以她只能硬著頭皮回到自家鋪子。

 鋪子的大門敞開著,平素里門里門外坐滿來聊天的嬸子大娘。

 金陵城裡的很多情報,都是從這些嬸子大娘口中得來的。

 可今天,鋪子門前冷冷清清,連一隻麻雀都沒有。

 秀姑大馬金刀坐在那裡,冷風隔得好遠吹過來,還是讓人打個寒顫。

 何花嘆了口氣,這位老祖宗若是多來幾次,這家鋪子也就開到頭了。

 何花連忙堆起一臉假笑,走進鋪子。

 “查到了嗎?”秀姑問道。

 何花背脊生寒,強作歡笑:“哎喲,我這一身的汗臭味,燻到您老了吧,您稍等,我進去換件衣裳。”

 秀姑冷哼一聲,這就是李錦繡帶出來的人,從裡到外都是廢物。

 何花快步進了後堂,順手關上門,又把屋裡各處檢查一遍,確定沒有藏人,這才從衣袖裡拿出那隻香囊。

 普普通通的香囊,只有他們這些鋪子才能一眼認出它的與眾不同。

 何花從香囊裡取出一張紙,紙上是奇怪的字符。

 何花順手拿起放在桌上的一本書,那本書是前兩年坊間流傳的話本,名叫“花燭怨”,書已破舊,可見已經翻看過無數遍。

 何花根據紙上的字符,在書上逐頁查找。

 她從香爐裡倒出一把香灰,一邊在書上查找,一邊把查找到的字用手指寫在香灰上。

 香灰上的字越來越多,何花的臉色也越來越陰沉。

 很快,平鋪的香灰上出現了兩句話,何花把這兩句話仔細看了一遍,確定自己沒有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