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老大爺 作品

第44章 韓循該死


 “您如果不認,那您就是徹頭徹尾的逆賊了,屆時徐州境內各派都有正當的理由反對您。

 周圍的諸侯更可以以此為藉口討伐您,在這內憂外困之下,您能在徐州堅持多久?

 又如何能以徐州為根基發展壯大?

 可您如果認了,那徐州這片基業就要立刻拱手讓人。

 您到時候,不但徐州丟了,豫州也回不去了,那您還有什麼立足之地呢?

 這種情況下,到時您是認朝廷的任命,還是不認朝廷的任命呢?”

 劉封的話如一擊洪鐘,炸響在劉備的腦海裡。

 這不是劉備真的愚蠢,而是視野、經驗和情報所限。

 劉備沒有意識到,他和袁紹結盟之後,在漢獻帝那可就是叛逆了。

 袁紹由始至終沒有承認過漢獻帝,在最開始,袁紹就是堅決的少帝派,為了阻止董卓廢少帝,他甚至不惜與董卓兵戎相見。

 逃出洛陽之後,哪怕董卓已經換帝成功,可袁紹依舊不認漢獻帝。

 為此,他在河北甚至還想擁立劉虞當皇帝。

 在某種程度上,漢獻帝甚至要比李傕、郭汜等涼州武人還要痛恨袁紹。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作為鐵桿反賊袁紹的盟友跑去上京,還能有什麼好果子吃?

 確實,之前陶謙玩了一回,在趙昱和王朗的建議下,派了趙昱出使長安,大獲成功。

 不但帶回了升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還賜封陶謙溧陽侯,同時又任命趙昱為廣陵太守,王朗為會稽太守的詔命。

 可陶謙是誰?陶謙是袁術的盟友,是表面上支持中央朝廷的軍閥,最重要的是,陶謙和袁紹尿不到一個壺裡,兩人之間還有仇怨。

 陶謙在漢獻帝眼裡也好,在涼州武人眼裡也好,都是值得拉攏,可以拉攏的好對象。

 這才是陶謙輕而易舉就贏得了朝廷賞賜的根本原因。

 可即便這樣,朝廷依舊給陶謙勢力裡埋了沙子,任命了趙昱為廣陵太守,以分陶謙之勢,又任命了王朗為會稽太守,分離陶謙麾下的人才。

 而現在,關中地區已經打的一團狗腦子,李傕、郭汜先和馬騰、韓遂、劉虞火併,打贏了之後,又開始內訌,先是鴻門宴宰了樊綢,然後又嚇跑了張濟,最後李、郭火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