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老大爺 作品

第58章 毛遂自薦


 此外,陳群還親自推舉了張昭、諸葛玄、王融等人。

 在劉封的力薦之下,劉備派人前往徵辟張昭,欲任其為治中從事,只是第一次徵辟剛被張昭婉拒,劉備業已派出第二批使者,前往廣陵徵辟張昭為治中從事。

 從這些舉動上來看,陳群還是很為劉備考慮的。

 雖然在豫州時候,劉備沒能聽從他的建言,可他依舊跟隨劉備來到徐州,之後也依然盡心竭力的想要幫助劉備站穩腳跟,而不是發牢騷說些汝不從我言,必悔之晚矣的話。

 這裡就必須艾特一下某位特別喜歡耍脾氣,秀優越的袁紹謀主。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豐、某授先生了。

 能做到這一點,一方面是因為陳群以及陳家對劉備的看好和欣賞,另一方面也是陳群本性寬厚,忠心。

 陳群本來在歷史上的名聲是很好的,尤其是他的兒子陳泰位列曹魏尚書,一門多侯,卻先為洛水之盟感到羞恥憤怒,自請出外。

 在曹髦遇刺後,又不懼生死,堅持要司馬昭斬殺賈充為曹髦償命。

 那可是司馬氏氣焰最囂張,下手最狠辣的時間段。

 陳泰敢這麼仗義執言,完全是提著腦袋在說話,誇獎一句忠臣是不為過的。

 劉備眼神裡滿是欣喜,雖然不知道陳登為什麼要推薦陳群,可這推薦卻是推進了劉備的心坎裡。

 有些歡喜,又有些擔心的劉備以退為進道:“長文乃是出身豫州……。”

 “這豈不是更好?”

 陳登笑著打斷了劉備的話:“我朝可是有著三互法,長文無論是才幹還是出身,再適合不過。”

 三互法簡單的說,就是為了避免地方士族豪強互相勾結,做大,甚至最終割據一方,因此當地的主官必須要其他地方調來,而不能是本地的籍貫。

 官員越大,三互法越嚴厲。

 比如縣令的話,只要不是本縣籍貫,哪怕是臨縣,勉強也能糊弄過去。

 可郡守的話,必須要出身其他郡才行。

 到了州府一級,最嚴格的時候,必須嚴苛執行非本州人士擔任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