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老大爺 作品

第85章 周瑜的猶豫


 沒錯,孫策時代,廬江一大部分都是孫家的,孫策就是打算從這裡出發,偷襲許昌的。

 可誰知道孫策死那麼輕鬆,上位之後的孫權整合勢力,坐穩位置,拒絕被病死就很艱難了。

 到那時候,周家都已經全部壓上了,也只能繼續支持孫家了。

 可現在,周瑜別說孫權了,連孫策的船都沒上,完全可以兩邊一起下注。

 魯肅的能力,周瑜是非常瞭解的。

 劉家父子能夠折服魯肅,那就絕非普通軍閥所能辦到。

 看魯肅信裡的介紹,彷彿魚如大海,鳥上青天,往日胸中的憤懣已經不翼而飛,只有大展宏圖的期待和對功業將立的憧憬。

 周瑜真的非常聰明,聰明到能從一封信中看出如此之多的東西。

 可也因為這份聰明,讓周瑜真的猶豫了。

 此時,周瑜已經說動了家族的族老,才有資格來到丹陽勸說從父周尚。

 雖然周尚現在還在猶豫,並沒有做出決斷。

 畢竟家族是家族,周尚個人也有個人的想法和追求。

 劉繇目前對他很是倚重,由始至終沒有調動他離開過宛陵,可謂是相當有誠意了。

 一旦劉繇真的坐穩了揚州牧,那他周尚的地位必然會水漲船高。

 而要是聽了周瑜的建議,先不說反水的難度和風險,就是真的得手成功了,那又如何保證他個人的地位?

 袁術之前時還氣量大一些,可經歷了幾次背叛後,已經變得只肯重用門生故吏和孫家門徒了。

 他周尚和周家既不是袁家的門生故吏,又不姓孫,投降過去之後可真的是沒底。

 因此,不論周瑜如何勸說,如何以家族利益遊說,周尚到現在為止,也就不肯點頭。

 周瑜早就已經做好了計劃,只待周尚被其說動後,便與孫策約定日期,然後自宛陵出兵,直插牛渚,裡應外合。

 可現在周尚的態度遲遲不肯轉變,而魯肅的這封信又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而且,在魯肅的書信中,還捎帶了一封劉封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