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老大爺 作品

第111章 徐璆行縣


 第111章 徐璆行縣

 徐璆一方面是身體力行,走完整個東海國,給士、民一個榜樣和信心,讓他們知道國相併沒有放棄西部諸縣。

 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親身看看西部的毀壞程度,好在心裡有個數。若是一無所知,日後當如何重建西部諸縣?

 因此,他堅決西進,卻沒想到剛到了襄賁境內,竟然看見炊煙了。

 莫非西部諸縣的殘破程度,遠比想象中要好?

 想到這裡,徐璆不由來了興趣,頻頻催促隊伍加快速度。

 所謂望山跑死馬,看見炊煙和走到炊煙處卻是相距甚遠。

 好在襄賁也是平原地區,下午時分,車隊也已抵達一個村落。

 這村落中看起來有四五十戶,名為溪山村,竟然是個新建的村子。

 徐璆聞言大為驚訝,詢問面前的農夫:“汝等何時而建,可有里正,亭長?”

 至少這農夫還知道里正和亭長所在,還知道邀請自己入村。

 看見古姜和吳徵臉色放鬆了一些,徐璆心中暗自點頭,看來此二人倒確實是沒做什麼惡事。

 看見古姜和吳徵好似兩隻受驚的鵪鶉,不由自主的縮成一團時,錦袍漢子露出了自得的神情。

 錦袍漢子話鋒一轉,安慰起眼前兩人。這一搓一揉,就已經讓古姜和吳徵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的聽他吩咐了。

 “那開陽那邊戰況如何了?”

 古姜一聽,開心的笑了,在他看來,連府君都說公子殺的好,那公子一定就是殺的好了。

 古姜看看吳徵,又看了看自己家,咬牙低聲問道:“吳哥,您看這事……”

 吳徵喝著濁酒,丟了一粒花生進嘴裡,後世很多人認為花生是明朝才從美洲傳入中國的。

 這就是徐璆的氣節。

 徐璆也不失望,本來就沒指望他們會知道,只是試探的問一句罷了。

 他們倆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員也不過百石大吏,何時見過兩千石的府君。

 吳徵也是個老甲士了,立過功勞,受過傷,退伍之後被安排了這麼個亭長。

 此時,他正在家裡招待亭長吳徵,請教里正的內幕。

 沉吟了片刻,徐璆朝著自己的車伕親隨道:“賞他二十文錢,我們進村。”

 二十文錢雖然不多,但足夠買上半鬥粟米,足夠全家飽食一餐了。

 徐璆小聲吩咐道:“去,讓他們不許喝酒,吃飽喝足之後,我們立刻出發。”

 農夫已經看出眼前這老者來歷不凡,恭敬的跪服在地上,答道:“我等乃是兩個月前,自郯城而來,乃是方伯所置。村中有里正,亭長恰好也在,貴人可去村中接見。”

 在錦袍漢子的引領下,古姜和吳徵朝著徐璆跪拜行禮。

 卻沒想到貴人來的速度也快,這會兒的功夫,就已經到古姜家門口了。

 “不論州郡,唯稅賦最重,其他都可寬容一二。尤其現在兵荒馬亂,州郡養兵數萬,沒有錢糧,靠什麼去養那些士卒?”

 若是使君真的能安分守己,關心地方百姓,恢復生產桑農,自己倒是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古姜和吳徵愣了愣,沒想到府君居然連這等大事都不知道,不過他們也只敢心裡想想,嘴上老老實實的把他們所知道的情況說了一遍。

 吳徵面前有四個菜,除了花生米外,竟然還有一小碟鹹肉,這可是相當好的珍饈,再加上花生這種比肉也不遜色的硬菜,當真算得上一場好宴了。

 最少也得是十幾萬石糧食,幾百萬錢的財貨。

 很快,徐璆一行人就吃飽喝足,然後渾然忘了剛才說要留宿的要求,留下整整八百錢,讓古姜和吳徵分給村民,然後就又掉頭離開了。

 不過劉備能夠籌措物資,收攏難民屯田,往昔倒是小看了這個邊郡武人了。

 可惜的是,襄賁還在郯城的西邊,中間還有條河流阻斷,更別說這二三十里地根本毫無人煙了,消息哪有那麼容易傳遞過來。

 那時候,恐怕就是讓這些農人為使君去死,也會有大把大把的人願意吧。

 雖然徐璆後來說了不許喝酒,可實際上眾親隨和護衛的士族早就已經喝上了。這條命令最後也只是起到了讓他們沒有喝醉了的效果。

 “參見府君!”

 只剩下古姜和吳徵後,兩人面面相覷。

 古姜和吳徵趕忙自我介紹。

 按理來說,古姜不該有這樣的行為,就算拍馬屁也輪不到他一個微末大小的里正。

 可實際上這東西早在西漢就已經有了,只是種植起來比較麻煩,再加上產量的問題,在中國一直沒有大規模種植罷了。

 倒是沒想到,明公的兒子竟也有此能,彷彿這是後繼有人啊。

 不過當時官府也留了個口子,允許他們攢錢贖買,只要出的起錢,就可以把土地轉為私有。也正是這個口子,吸引了古姜這些並非走投無路的人也加入了民屯中。

 進村之後,徐璆看見

村落乾淨整潔,道路上竟然沒有糞便,牆角溝渠裡還鋪上了石灰粉。

 “老古兄弟,你也無須太過擔心,以我多年的經驗,你只需要在收成的時候,組織好大家納糧交稅,其他事情,縣裡都不會太過苛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