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老大爺 作品

第148章 三劉聯盟


 第148章 三劉聯盟

 劉封離開的這幾天,趙雲和太史慈商量了一下,決定免徵廣陵縣城地界的夏糧,讓百姓儘量收割然後運走,否則被袁術軍掠奪的話,徐州軍無力救援他們。

 劉封回來之後,也認可了這一條,反正圍城在即,江都距離廣陵如此之近,劉封發了瘋才敢把軍隊派出去收割夏糧。

 既然如此,那麼索性豁免夏糧,也就並不算太過吃虧了。

 徐州軍這邊整頓軍隊,加固城防,多設置鹿角圍欄、陷阱馬坑,同時開始砍伐城外的樹林,開闊視野的同時,補充城內的燃料和巨石。

 一切防禦計劃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徐州軍的士氣很高,同時,按照原定計劃,太史慈部明日將會主動出城,一方面是偵查情報,一邊也是在袁術軍出城之後,遲滯對方的攻勢。

 江都到廣陵的距離實在是太過近了,差不多就是二十里地。

 中間雖然有幾條小河,但大軍完全可以涉水而過,根本構不成有利地形。

 所謂守城必守野,那也必須要有可靠的野外據點、工事。比如山崗、大型河流、堅固的堡壘等等,這些廣陵這邊都沒有。

 所以最好的守野方式,就是依託城池進行反擊作戰。

 所以除了太史慈部幾百人出城尋找戰機外,大部隊依舊留在廣陵城按部就班。

 這一戰,其實最有信心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劉封。

 看看身邊的趙四叔,太史老師,還有徐盛、潘璋、周泰,這些人可太有安全感了。

 別的不說,要是歷史上的孫大帝第二次來合肥的時候,但凡有這陣容,張遼哪怕再怎麼討厭李典,也肯定偶爾採納一次對方的建議,固守不出了。

 此時,大江的對岸,許劭也突然找到了劉繇。

 劉繇和許劭一樣,身為北方人,實在不習慣南方的天氣,四十歲的人了,身體原本就在走下坡路,又遇上了地域氣候,這讓他很是難受。

 不過他總比許劭好一些,許劭的年紀比他還要大,反應比他還要強烈。

 許劭最近的咳嗽還是沒有好轉的跡象,劉繇已經勸說他去徐州看病了,卻被許劭所拒絕。

 “正禮,我思得一事,夜不能寐,只能立刻來找你了。”

 此時天色已黑,許劭本已經去休息了,卻又突然來找劉繇。

 劉繇一邊吩咐美婢上熱茶,一邊趕緊請許劭坐下。

 整個劉繇的州府之中,也只有許劭一人可以稱呼其為正禮,這不僅僅是因為兩人的關係莫逆,是至交好友,同時還因為許子將嘔心瀝血的扶持著他劉繇的這個揚州牧。

 若非許子將以自己的名望為劉繇拉攏本地豪強,劉繇一個青州人,憑朝廷的一份任命書,就能得到揚州人這麼擁戴?

 誠然,朝廷的任命確實是有用的,揚州此時算是比較順從中央的地方了,但也不至於如此鼎力支持劉繇。

 是許子將用自己的名望在為劉繇謀利。

 許子將不惜品評了往日根本看不上的豪強,並且給出不錯的評價,來換取他們出錢出糧出兵,自掏腰包,自備乾糧的為劉繇打仗。

 同時,許子將又去說服了許貢和王朗提供錢糧支持,其中艱難,劉繇都為之震驚。

 王朗暫且不說,就只是許貢,足以凸顯許劭能力之強。

 許劭與許靖乃是堂兄弟,年輕時一起成名,而且都喜歡品評當時的名士,更出彩的是,他們的評判不但出彩,而且還很精準。

 這樣時間一久,人氣越來越集中。

 在許氏兄弟,尤其是許劭的引領下,月旦評逐漸成為了一種社會風尚,影響力極大,連當地的袁紹、曹操等顯赫人物都受到了其評價的影響,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文化的現象。

 這根源還是因為東漢末年察舉制的崩壞。

 可許劭和許靖之間的關係不但不好,還非常差。

 平心而論,許劭和許靖其實都算得上很有能力,也有德行的人,許劭也確實在全方位上碾壓了許靖,除了壽命。

 但在江東,許貢偏偏卻是許靖的好友。

 可最終,許劭卻依舊成功的幫助劉繇得到了許貢的錢糧援助,這不得不讓人欽佩他的能力。

 “子將,有何事不能明天再說?”

 劉繇皺著眉頭看著許劭,關切道:“或者你派人來叫我也是一樣,夜晚風大,你要是又受涼了,該如何是好。”

 許劭謝過劉繇的關心,正色將話題迴歸正題:“正禮,我適才想著江北的情況,卻突然發現一事,讓我觸目驚心。”

 許劭這麼一說,劉繇也頓時緊張了起來:“何事?”

 許劭朝著北邊一指:“看來正禮伱也沒發現,就在咱們正對面,可是有著袁術三萬人馬啊。”

 劉繇先是迷惑不解,隨後又朝著北方看了看,隨即大驚失色。

 他在的位置是曲阿,北邊是丹徒,再北邊可不就是廣陵和江都了嗎。

 雙方距離可太近了,除了長江,也就是

幾十裡地。

 袁劉廣陵之戰的信息,劉繇都能比劉備和袁術先知道,當然前提僅限於他能偵查到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