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越今朝 作品

第127章 以退為進


 丁赫已經下定決心,要幫何靚含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歌唱舞臺。

 這次悄悄留的錢只是杯水車薪,表示一點心意而已。

 其中那一千元,他和封麗麗每人五百,另二百元是魯心甜的心意。

 離開何家後,麵包車又爬了兩道梁,走了三十多里砂石路,將近下午四點鐘,到了此行目的地——黑蛟峪鎮蛤蟆溝村。

 田禾早到了倆小時,接到丁赫電話後,在村裡戲臺下碰了面。

 田禾個頭中等,三十五六歲的樣子,短頭髮,圓臉,稍顯壯實,穿著肥大的運動裝。假如不是知道她的工作單位,真看不出來常年在首都工作。

 與田禾一起的,還有一男一女,年歲都比她小,是她的下屬。

 眾人會面後,去到了村大隊部,村裡徐主任正在等著。

 簡單寒暄後,在丁赫的要求下,大家去實地考察。

 考察相對簡單,就是抽取幾戶人家,瞭解一些基本情況。

 選取的這三個家庭很有代表性,一家是因病失學,一家是因傷失學,一家是因貧即將失學。

 這裡的病、傷、貧,並非指學生本身,而是來源於家庭或家長。

 這幾戶日子的確棲惶,要麼臥病在床,要麼傷痛纏身,要麼家徒四壁。

 不過前有何家之行,丁赫等人並不覺得驚訝,封麗麗更是學會了閉氣進屋。

 通過走訪發現,前兩家的確是傷病導致貧困,進而影響孩子上學,第三戶完全就是懶惰。

 一家五口,三個健壯的男勞動力,一名健康的中年婦女,再加一個十二歲女孩,按說日子不至於如此緊巴。

 不過從男女的言談舉止看,一是不勤勞,二是不會過日子,再就是對女孩上學不熱心。

 在走訪過程中,丁赫讓魯心甜拿了些食品和文具,每家發上兩食品袋,再照幾張相,看著也像那麼回事。

 這些食品和文具,都是合原當地所產,照相留念很有意義,可以當作以後的素材。

 除了走訪時發放的東西,還剩兩大編織袋有餘,丁赫委託村主任代為發一發。

 徐主任很聰明,為了證明東西會發下去,立即給村會計打電話,要求統計上學家庭、失學家庭戶數與學生數,明天上午把表造出來,下午按表格發放。

 然後帶著六位客人,去家裡吃飯。

 豬肉燉粉條,酸菜汆白肉,小雞燉蘑菇,各種炒、熬山野菜,滿滿當當一桌子,女主人手藝不賴。

 徐主任家裡相對乾淨,人們吃得都很下飯,還整了兩瓶大糧倉白酒。

 在吃喝期間,徐主任提到了活動的事,田禾打得是半官腔,丁赫也說含糊話。儘管徐主任稍有失望,但並沒表現出來,反而勸酒更殷勤。

 一餐吃罷,其他人頂多就是臉紅,可徐主任已經大了舌頭,摟著丁赫、拉著田禾,和“大兄弟”、“大妹子”哭窮,甚至還為失學兒童流了眼淚,中心思想就是“給點錢吧”。

 丁赫被纏得沒辦法,趁著田禾脫身的當口,“無奈”地衝徐主任使眼色,意思就是這事田主任說了算。

 果然,徐主任一個“沒抓住”,放走了丁赫。

 面對同僚的關心,丁赫嘴上說著“沒什麼”,心裡卻樂開了花:田主任,有你頭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