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狗 作品

995.變動的世界線


    當天晚上,科比的推特把這幅畫的正反面照片發了上去。

    配文:

    “我的朋友--許,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我們在一起聊天時,他畫了一幅畫。謝謝,夥計。致那個夢想從未熄滅的孩子。”

    圖片一共兩張。

    一張,是約翰·威克提著槍走入雨夜的背影。

    一張則是那個男孩倔強投籃的模樣。

    科比的推特粉絲自然很多。

    他把這兩張照片一發出來,立刻就引起了許多粉絲的關注。

    不過大家對於這兩幅畫卻並沒有產生什麼聯想。

    科比的推特並不算很商業化,大多數時候他都是發一些自己生活之中的事情。類似這種推個,比如“今天和xx喝酒”、或者是“女兒們看的卡通”之類的生活碎片並不少。

    所以大家在看到這兩幅畫後,也並沒有過多聯想。

    只是覺得……挺粗糙的。

    雖然也承認那句話挺不錯的,但……簡筆線稿的畫作,在大家眼中還真談不上特別的驚豔。

    但科比卻真的很喜歡。

    第二天,許鑫就收到了他的消息。

    他給這張線稿訂了一個相框。

    就放在他家的壁爐上面。

    與家人的照片擺在了一起。

    許鑫明白,並不是說自己這張畫有什麼特別了不得的地方。

    科比之所以把這張畫擺在那個位置,只是因為他放的,是童年的自己而已。

    而真正反應很熱烈的,反倒是天朝那邊。

    作為……幾乎可以說是天朝人氣no.1的體育明星,奧運會能壓制住所有其他國家的代表團、選手,迎來與天朝選手入場時都不相上下的歡呼、掌聲的人,科比和許鑫這一波神仙聯動,在網上至少引起了一個進了前20熱搜話題的熱度。

    大家好奇科比和許鑫是怎麼認識的。

    又好奇那兩張畫的意義是什麼。

    投籃的小男孩能理解,大概是科比自己。

    那個西裝男的背影又是啥?

    他們不懂。

    但,科比的這條推特,一向和nBA其實沒啥關係的基努·裡維斯卻點了一個贊。

    當然了,這事情也很快就淹沒在網絡的信息洪流中。

    並沒有任何人放在心上。

    ……

    美國時間7月5號,《太極俠》全線上映。

    基努·裡維斯回來後忙著跑宣傳,許鑫和他一直沒碰面。

    7月5號這天,他特地去了一趟電影院,打算看看這部片子到底如何。

    不過……說老實話,上座率一般。

    哪怕這片子在戛納獲得了頗多的讚譽,但許鑫去的晚上8點多黃金檔的時間,影院裡也沒坐滿。

    很快,影片開始。

    這部成本控制在不到一千五百萬……估計算上宣發最多也就2000萬美元的電影開始播放。

    而一個多小時後……

    許鑫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

    唉。

    等晚上回到家,看到了剛從呂克貝松那邊回來的妻子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

    “老陳還是適合當武指,演戲就算了吧。”

    楊蜜並不意外。

    因為她看過《太極俠》的預告片。

    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基哥自然沒問題,但……老陳那幾幕鏡頭,怎麼看怎麼彆扭。

  -->>
                                         
  更何況老公是導演。

    什麼演員在他這,幾乎一眼就能定性了。

    於是問道:

    “那拋開演技呢?怎麼樣?”

    “還可以。很稚嫩,但平鋪直敘的把片子拍完了。故事裡該有的表達也有,他、任達崋、莫雯蔚這些人也把其他角色給撐了起來。總的來講,看完可能覺得不如想象中的精彩,但絕對罵不出口的那種。”

    “上座率呢?”

    “沒坐滿……事實證明,哪怕有基努的加成,一群亞裔想在好萊塢吃得開……也挺困難的。”

    “……”

    楊蜜聞言,忽然沉默了下來。

    許鑫咕嘟咕嘟的灌了半瓶水,扭頭看著在發呆的妻子,問到:

    “怎麼了?”

    說著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剛才那番話……

    “嗨,看我這烏鴉嘴。”

    “那倒不至於。”

    楊蜜微微搖頭:

    “我不怕《環太平洋》撲街。那電影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合格的爆米花電影。我是在想《LuCy》……”

    “我勸你乾脆別做北美市場的預估。只要那片子呂克貝松不玩花活,我估計著……憑藉《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口碑,以及你的名氣,應該不會差。包括這部《環太平洋》也是如此。你身上又沒什麼肩負著亞裔演員地位提升的歷史使命……咱就別想著挑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得了。國內才是你的基本盤。”

    其實這幾天,他能察覺得到,妻子的心態有點失衡。

    就如同她說的那樣。

    路走的太順了,成功不知在什麼時候,就成了理所應當。

    隨後稍微有點風雨,就會在心裡捲起波瀾。

    他這幾天一直想說來著,只是沒找到什麼機會。

    《環太平洋》這片子歸根結底,是科幻特效的工業產物,明明當時拿著劇本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的定位是工具人,可這兩天天天抱著那個whAt'sApp和推特搜相關新聞。

    表面說不在乎,但內心裡還是在意。

    這種行為當然沒錯,只是在他看來不值當。

    或許……只有等到電影在北美以及天朝上映了,一切塵埃落定時,她才會好一些吧。

    而倆人也沒再把話題往下延伸。

    時間也不早了,早點休息倒是真的。

    隨後,7月6號的中午,許鑫給基哥發了個消息,問了一下首日票房的事情,得到的回覆是:北美首日票房317萬美元。

    其實並不算樂觀。

    好萊塢是很標準的三倍回本原則。

    如果按照兩千萬美元的成本,這片子至少六千萬能回本。

    而這片子包括天朝在內,一共也就是7個國家上映。

    就在許鑫估摸著他怎麼回本的時候,基哥又發來了一條消息:

    “天朝第一天的票房也出來了,2140萬。”

    這票房數字並不算太誇張,但許鑫卻明白,這片子回本應該不難了。

    北美這邊換算出來二千多萬票房,天朝這邊按照這個數據來推算,那麼最終的票房成績,應該是在2.5到3億之間。